閱讀信息

所在位置:首頁 》 關于宏達 》 媒體關注 》 閱讀信息

后勤人物丨這位師傅用行動書寫光陰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2-12-14    來源:同浙微后勤    點擊量:768


      后勤員工篇之——以校為家,共同成長!——記后勤公司水電工陳國光

      “修水電,找‘陳工’”!他叫陳國光,是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宏達教育后勤公司水電維修負責人。同浙師生們都知道他的大名,可是他到底做了哪些工作?是什么讓他成為學校各級交口稱贊的“明星員工”?

      一、同浙是我“家”,一起共成長!

      陳工常說的一句話是:同浙就像我們大家一手組建起來的大家庭,需要大家用愛守護,用心建設!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2008年,風華正茂的陳工因為專業技術基礎扎實,被聘為學校物業水電維修班長。那幾年,同浙校園仍在建造之初,他既要負責日常水電維修工作,還要參與很多校園基建項目質量把控。校區工程建造標準高,很多水電項目運用了當時相對領先的工藝,繁重的任務、繁瑣的流程、繁雜的工序,在別人看來是“苦差事”,可陳工卻把這些當成難得的學習成才機會,“甘之若飴”主動學習和了解相關工藝知識,畫施工圖紙、卡行業標準、跑水電管線……不懂的問題就虛心請教廠家代表和行業技術專家,大家都很喜歡這個愛鉆研的小伙子。

      他深知自己學歷和專業水平距離高?!八姽芗摇庇胁恍〔罹?,于是除了工作期間刻苦鉆研技術以外,他還利用休息時間參加各種專業資格等級培訓,陸續取得了低壓和高壓電工高級技能證書和管線焊接與熱切割作業資質。憑借過硬的技術、扎實的作風、出色的能力,入職幾年后,他被聘任為物業修繕主管。有一次,在學校圖書館建設過程中,施工方在管線敷設過程中遇到了棘手的問題,陳工適時提出了一個合理化建議,監理高興地說:哎呀沒想到啊,這個辦法既節省造價和施工時間,還有很好的安全性!真是個好主意,小伙子有前途!

      有這種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認真負責的主人翁精神,他逐步實現個人素質不斷提升與學校共同發展的目標。十幾年來,陳工的業務水平越來越高,同浙美麗校園也越來越“靚”,流光溢彩、設施完備、運轉正規,這是“水電人”默默用智慧、經驗和汗水相互成就,共同成長的成果。

      二、人在崗位,“家”在心里!

      把學校當“家”去愛去建設,陳工總是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完成學校的各項工作。每天需要現場檢查40余處設備運行狀態,并且重復兩次,這是他和物業修繕中心師傅們的日常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學校如家,這是他不變的追求。

      他的手機24小時不會靜音,更不會關機,只為在遇到突發狀況時能夠第一時間知曉情況、趕赴現場、沖到一線。嘉興遭遇突如其來的冰凍寒潮,在管線爆裂的修繕施工現場,他頂著凜冽的北風“蹲”了一個星期,圓滿完成搶修和加固任務;每次有臺風過境,他連續在校值班幾天幾夜一直到臺風警報解除才回家;為了不影響師生正常用電用水和食堂按時準備早餐,他選擇檢修的時間往往是深夜到凌晨4點之間,第二天仍準時到崗驗證修復質量;大規模修繕和設施改造通常是在寒暑假學生離校后集中開展,因此大家悠閑的假期卻是他最忙碌的日子,往往一個暑假頂著連續“紅色預警”高溫工作下來,人變得又黑又瘦,開學后同事都直呼:快要認不出原來的樣子了!其它諸如腰傷手傷、滿身泥濘早已成家常便飯。

      后勤不“后”,“疫”往無前。在校園疫情防控工作中,陳工更是把責任使命扛在肩上,一邊做好日常修繕服務,一邊抓好疫情防控保障:校門口和食堂入口測溫儀器的安裝接電、健康觀察點區域設施改造、室外洗手池和各衛生間擦手紙箱的增裝、“臨時供餐廳”的趕制、全校大規模核酸場地的臨時用電保障、各類抗疫志愿服務……每次他都是沖在最前。陳師傅在平凡崗位上用實際行動譜寫責任與擔當,用工匠精神踐行著精益求精的執著和堅守,營造舒適、安全的校園環境。

      三、學校當“家”建,“家”才興!

      處處為家著想,事事當家考慮,把學校的長遠建設擺在首位,陳工以實際行動始終為同浙增光添彩。他在日常設備安裝和故障維修時格外注意細節,注重制定科學的檢修和保養計劃,始終確保各種設備的穩定可靠運行。對于供水供電系統、燃氣消防設施等與學校全體師生安全息息相關的設備,他更是慎之又慎、細之又細,以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對待,他說,把學校建得好,大家會更好。

      “家大業大,要精打細算會過日子才行”。陳工這種把學校當家建的樸實情懷、把工作當事業干的工匠精神,正是后勤人踐行“三全育人”理念的具體體現。校園里深受學生喜歡的“櫻花節氛圍燈”、“彩虹橋”等網紅打卡景點,都是出自他的手筆。起初校外考察咨詢來的造價和施工費用很高,陳工結合網上圖片和資料,反復鉆研各種燈具的功能特點,最終用“成本價”打造出最好的效果,成為同浙校園內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此外,他巧妙地將自來水增壓泵改造成自然管網供水,此項舉措能為學校每年節省上萬電費及維護費;平時拆卸下來的舊配件在他手里還能“變廢為寶”,廢舊門板重新敲敲打打變成了簡易消防箱,廢舊水管改頭換面打造成為創意花盆……經他改造的公共電吹風機、洗衣機、開水器、晾曬架、走廊燈,功能上都比出廠時更加好用和節能,搭建的創意花墻更是為大家津津樂道。他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帶動身邊更多的人“厲行節約”,一起把學校這個大家庭建設得更美好。

      四、"家人”是我永遠的牽掛!

      陳工常給同事們說,作為學校這個大家庭一員,必須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共同面對困難。維修班新來的成員業務水平參差不齊,他手把手傳授操作技能,毫不吝嗇向大家分享經驗,遇到急難險重任務,他總是帶頭干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廣大師生更是陳工牽掛的“家人”。他在工作中發現,公寓宿舍大門和側門的電子鎖需要刷卡才能開門進出,如果出現需要緊急疏散的情況,極易造成人員擁堵和踩踏等嚴重后果,而平時非緊急情況下又需要始終保持鎖閉以防止無關人員進出公寓。為解決“消防”和“治安”不同管理需求之間的矛盾,經過反復實驗,他研發出控電反向解鎖方法,對公寓樓相關電路進行重新布設,在緊急情況發生時,公寓大門和側門可以實現一鍵斷電自動解鎖,在滿足樓宇日常安全管理的同時解決了緊急疏散問題,這一經驗被省內高校后勤行業多家單位參考借鑒。為解決“公共電吹風安全使用”及“電吹風夜間產生噪音”等同學們普遍反映的問題,他精心設計了定時電路裝置,讓樓內的電吹風在“熄燈后”、“長時間不間斷使用”、“忘記關閉開關”等條件下自動斷電,消除了消防隱患及特定時段噪音污染,從技術上解決了“用”和“管”之間的矛盾。他與“同浙微后勤”開發團隊認真研究、反復測試“線上報修”相關功能,從師生、員工使用方便的角度考慮改進方向,優化、簡化相關流程,徹底打通了“便捷報”和“快速修”的渠道。除此之外,陳工還是學校老師的“熱心幫手”,誰家碰到有難度的水電活兒,都會第一時間請教陳工。

      以校為家、愛崗敬業,戰勝一切困難,陳工以一顆真誠的心,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為后勤建設和學校發展奉獻自己的全部力量。他說,不管將來怎樣,都會永遠秉持初心,以愛守護我們共同的“家”!


返回
曰本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